行唐地處河北省西南部、省會石家莊北部,東隔大沙河與保定市曲陽縣相望,西與靈壽縣交界,南與正定縣、新樂市毗鄰,北與保定市阜平縣接壤;縣境南北長37.05千米,東西寬30.94千米,周邊界長193千米,轄區總面積966平方千米;轄15個鄉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,330個行政村,戶籍人口46萬,七普人口37.6萬。行唐屬于太行山東麓淺山區與華北平原交接地帶,縣境西北部為太行山淺山區,東南部為華北平原西緣,呈現低山、丘陵、平原三種地貌,地形大致為“五山二坡三分田”,境內最高海拔960米,最低海拔75米。行唐是千年古縣、革命老區,也是脫貧摘帽縣、全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,2018年退出貧困縣序列,全縣脫貧村108個,現有脫貧享受政策戶19677戶52466人,近年獲評中國社會保障百佳縣市、全國無障礙環境示范縣、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、河北省中醫藥強縣和省級園林縣城、省級文明縣城、省級潔凈城市。
行唐紅色基因濃重。1925年6月第一個共青團組織成立,1927年初第一個黨小組成立,1927年11月第一個黨支部成立,1931年6月17日,在東楊莊小學召開行唐縣第一屆黨員代表大會,對推動周邊乃至華北地區黨組織發展起到示范引領作用。行唐曾是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和中央工委臨時駐地,是定址革命圣地西柏坡“決策地”、全國土地會議“籌備地”、晉察冀野戰軍“整編地”、華北地區軍政干部“培訓地”。在艱苦卓絕斗爭中熔鑄起“信仰堅定、百折不撓,勇于探索、善于攻堅,不怕犧牲、敢于斗爭,不計得失、甘于付出”的老區精神,是全縣人民的共同財富,是指引行唐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。
行唐民風淳樸善良。行唐是孝義之鄉,古有元朝郄祥、明朝周時雨、清朝李咸慶等孝子賢臣,今有“全國道德模范”、大義為公爹捐肝的好兒媳張建霞,冰窟救人烈士“感動河北十大人物”英雄民警張鐵英,“中國好人”李云英,被評為全國“孝親敬老示范單位”,榮獲“弘揚中華孝道杰出貢獻獎”。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歷史進程中,廣大貧困群眾充分激發內生動力,寧愿苦干、不愿苦熬,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,依靠勤勞雙手和頑強意志擺脫貧困、改變命運,涌現出“全國扶貧助殘模范”“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”獲得者賈茹,“全國勞動模范”“全國精準扶貧帶頭人”“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”獲得者劉金國等一批先進典型。
行唐區位交通優越??h城距正定國際機場20分鐘車程,距省會30分鐘車程,距京津雄2.5小時車程,3小時交通圈直達北京、天津、太原、邯鄲、德州等地。京昆高速、朔黃鐵路貫穿全境,京昆高速在行唐設有兩個出入口、一個服務區,京贊、正繁、寶平等3條國省干道縱橫交錯。特別是,隨著中華北大街北延等一批重大項目實施,為行唐打造成為省會“后花園”、京津產業外溢“優選地”提供了交通便利。行唐逐漸從省會邊遠區變成近郊縣,向南發展、融入省會,依托省會走向全國的發展路徑愈發清晰。
行唐自然資源豐富。近年來完成占補平衡項目136個,整治土地5.34萬畝,補充耕地3.74萬畝,夯實了發展的土地保障。全縣耕地面積2018年72.24萬畝、2019年73.15萬畝、2020年71.3萬畝(水澆地50.4萬畝、旱地20.9萬畝)。境內有“一橫三縱一十六庫”,即:沙河、磁河、郜河、曲河4條河流和大、中、小水庫16座,總庫容量1.62億立方米,水面面積1.8萬畝,全縣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.2億立方米,水源保障充足。全縣固體礦產13種,其中石炭巖總儲量1.2億噸,白云巖總儲量2467萬噸,鉀長石總儲量1050萬噸,硅石總儲量997萬噸,膨潤土總儲量600萬噸,云母總儲量500萬噸,蛭石總儲量400萬噸,鐵礦總儲量114.5萬噸。
行唐產業優勢明顯?!皟杉t一白”(紅棗、紅薯、牛奶)叫響河北,被評為“中國行唐大棗之鄉”“中國優質大棗產業基地”,成功獲批“國家紅棗公園”,入選“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”創建名單。有40多年乳業發展歷史,被評為“全國牛奶生產強縣”“全國適度規?;概pB殖示范縣”“河北省乳業名縣”“河北省奶牛養殖示范縣”;行唐乳業產業集群是全省107個特色產業集群之一,實現了青貯種植、農牧機械、飼料加工、獸藥生產、奶牛養殖、乳品加工、乳品包裝全產業鏈發展。行唐經濟開發區2011年被評為省級開發區,總規劃面積17.98平方公里,批復產業為裝備制造、新型建材、生物醫藥,經過10年發展,綜合競爭力不斷提升,2019年在154家省級開發區中綜合排名第37位,2020-2021年連續兩年在55家農業類省級開發區中位列B等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