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7日,陽高縣大白登鎮潘寺村松茸種植示范基地項目工地,車輛往來,一派忙碌景象。該項目擬投資1020萬元建設高端試驗、示范、推廣基地,預計村集體每年分紅32萬元?!敖鸲?、松茸市場前景好,適宜咱們這里的氣候。引進這個項目,村民在家門口就能裝滿錢袋子?!贝妩h支部書記潘廷說。
近年來,陽高縣積極探索多元化集體經濟發展有效途徑,全縣197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10萬元以上,其中157個村經營性收入超5萬元,占比79.7%。
政府扶持引導,借助外力添“動力”。對集體資產資源匱乏、區位優勢不明顯、人口少的村,由縣級組織實施、公司統一運營、各村參與分紅,形成穩定長效的收益機制。投入3.2億元扶貧資金,引進全球500強正大集團,采取“農戶+合作社(公司)+村集體”的模式,實施綠色生豬全產業鏈項目,2020年以來分紅近1800萬元。
盤活集體資產,集中流轉提“實力”。整合村集體現有閑置廠房、辦公用房、土地荒坡等,通過招標出租、資產入股、合作開發和資產置換等方式,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資產綜合效益。深入開展村級“清化收”專項行動,全縣累計摸排各類合同1361份,增加收入208.59萬元,依法收回承包地1132.27畝。古城鎮下神峪村利用收回土地建成兩個百畝村級集體經濟園區,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。
積極招商引資,筑巢引鳳注“活力”。搶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,充分利用村級土地、廠房、專業市場、倉儲設施等優勢資源,大力開展招商引資,通過入股、租賃經營等方式,增加集體經濟收入。龍泉鎮花苑村立足搬遷村無產業的村情實際,投資建設了23棟蔬菜大棚,以土地、資金入股引資實施西紅柿果醬加工項目,打造西紅柿全產業鏈條,讓集體得收益、村民得實惠。
發展特色旅游,配套服務顯“魅力”。長城鄉鎮邊堡村邊塞文化氣息濃郁,人文自然景觀眾多,村黨支部深挖古城旅游資源,累計投資3100多萬元修建了明清仿古一條街和西門堡,年銷售各類農產品10多萬元,探出了一條“旅游+文化+產業”的鄉村振興之路。
抓實生產服務,典型引領聚“合力”。大力挖掘人才、區位、文化、傳統優勢,創辦多種形式的村級經營性服務實體,以“黨支部+合作社+公司+農戶”的發展模式,拓寬農村集體收入渠道。古城鎮道賢村吸納企業人才史斌擔任村黨支部書記,依托企業發展優勢,幫助該村理清發展思路,先后組織實施了中華黑土豬和西門塔爾牛等多個項目,村集體年收益90.85萬元。(賀鍇 顧桓)